張采鈴女士人稱彩虹奶奶,95年斗六市立托兒所退休後,
即任全職的故事志工。其服務範圍含括斗六、林內、虎尾。
平常除了在斗六市立圖書館組故事志工讀書會說故事外,
並在林內重興國小晨光時間說故事,也在林內鄉立圖書館說故事,
更是雲林故事人協會的重要志工。
2012年2月1日雲林故事館與大師有約 甘特‧鮑利 Gunter Pauli-For Better Tomorrow座談會中,
擔綱演出甘特寓言故事,精采活潑的說演
更讓來自比利時的國際大師甘特‧鮑利 Gunter Pauli驚艷不已。
彩虹奶奶相信故事是將孩子們的想像和願景連結成為事實的那條看不見的線。
故事的隱喻,啟發人們的創意去應用已知的事物,來創造永續的未來。
說故事就像在送禮、分享幸福、分享愛,無形中他培養人與社群,
以及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懷和尊重。
基於對這塊土地的愛,彩虹奶奶希望藉由個人的身體力行,
共同來打造屬於雲林人的在地故事文化。
使孩子在聽、說、讀、寫故事的過程中,探索自我、關懷別人並思考未來,
同時培養閱讀的興趣。
題目: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
心得內容:
書名: 甘特寓言-最強壯的樹
作者: 甘特.鮑利
本書內容摘要:
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創辦人甘特.鮑利與歐洲頂尖科學家跨界合作,
從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的核心思想「不要期望地球生產更多東西,
而要更善用地球已經生產的東西。」出發,
為孩子撰寫了36個寓言故事,把「地球資源是可循環利用」的正確觀念教給孩子。
最強壯的樹一書描述大樹覺察到自己所擁有的雄厚潛力,
足以讓他成為森林裡最強壯的。大樹發現他可以奉獻不需要的東西,
再從其他人那裡,接收他們所不需要的。自然界的廢棄物管理系統,
容納了每樣東西,因為每樣東西都是一項資源,
可以轉化為其他人有用的東西。對應在人類社會中,即是讓每人參與的過程中,
即使是微不足道和最不被瞭解的東西,都應被賦予一個扮演的角色。
對我幫助最大的地方:
96年間當我開始全職以故事人出現在各公立圖書館、小學教室說故事時,
深刻體會到現在的孩子雖有資源回收的環保概念,
但對於物質的來源以及在資源有限的生態系統中,
物質的生產、消耗與生活的連結卻是無法想像的。
最強壯的樹會奉獻他所不需要的,又會從其他人那裡,接收他們所不需要的。
生態系統中,沒有廢棄物。每一樣殘留剩餘的東西,都是食物的來源。
昆蟲以樹葉為食,小鳥吃昆蟲為生,而更大的動物又會把小鳥吃掉。
死去的生物有機體被分解者吃光,再把它們轉化為無機物。
透過故事的說演讓小朋友醒思從自然環境中所獲得的感受,啟動他們對自然生態的情感連結。
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們全都會成為最棒的。
所有發生的事物都造就了我,使我成為最強壯的樹。
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可以幫助你長得更為茁壯?
教導小朋友以一種最有創意的方式,向他們表達你對他們有多麼感激,
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事。現在就和你的朋友和家人分享吧!